問:常聽人說,一個人一生之吉凶禍福,是由前生累世造因而來,也就是說人生之遭遇,是受因果業力所支配,非人力所能左右。
若此說正確,則今生行善積德,也只能替來生種善因,以期結善果,今生放下屠刀也成不了佛了?
若今生行善積德,不能改變因果業力,創造今生好命運,則幸福的理想遙遙不可期,人成了無可奈何的動物,如此茫茫前程,叫人如何有心向善?叫人怎不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呢?
答:人生之命運,雖然也受因果業力所影響,然而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。人只要修心養性,「立地」可以成佛,也能創造出新的命運,活在自己的理想中。
舉個例子說:臺中有一位著了許多書的先生,在他的書中說,曾有神仙預言,說他廿八歲必死,因此他一心向善,就以有生之年行善濟世,並歸依神佛。到了那一年,有一天晚上,夢見了他在一場車禍中粉身碎骨,一覺醒來,竟然發現桌上原來好好的佛像,滿身裂痕,而從此避過了此禍。
因此可見,因果業力支配人生命運之說,跟八字、姓名、相貌支配人生之論一樣,只是一篇人生遭遇的參考記錄而已,其對人生所產生的應驗過程,並沒有絕對的應驗力,而是千變萬化的。
如果你無修無德,隨波逐浪,則一生命運吉凶之遭遇,必然同時在肉身上應驗,而落入命理學家,及因果報應的預言裡,並受命運、因果所驅使。
若能一心向善,淡薄以明志,充實心靈的生活,減少肉體,物慾的依賴,則必可改造命運,消災滅罪。
譬如吾人作夢,你想過夢境之我,是真是假嗎?說來也許無證無據,此夢中之我,正是吾人之「神識」,也即吾人之「性靈」,它才是歷萬世而不朽的真我,肉體之我只是一世即沒的假我,只因吾人被物慾所迷,而認假為真。
人若能修心養性,自然就能做到「歸根復命」,達到「明心見性」的境界,了解真我、假我之別,發現真我、假我之祕,則進一步就可達到「誰欠誰還」,趨吉避凶的方法。
譬如說:此生遭遇之吉凶,既由「真我」累世造因而來之果,則此果也應由此造因的「性靈真我」去擔負,吾人肉體之「假我」並沒有代人受過的義務,如此則前生所造之因,讓它在夢中與「真我之性靈」,去報應補償結果,則生活的目的與生命意義,也就能重新定義與同登聖境,達到隨緣隨順、全吉無凶的境地。
總之,「修心」是人生之本;「立命」是修心的下手工夫,「意誠、心正則立地可以成佛」。
不懂修心養性之人,真我假我混而為一,則難免生生死死,蒙蒙昧昧,種因為果,結果又成因,而世代糾纏不清,沈淪困境,永受痛苦之折磨。
佛教經典所言:求富貴得富貴,求功名得功名,求長壽得長壽,絕非狂言。但吾人應了解,上述消災得福之善果,是修心養性,行善積德的「附屬品」,若本末倒置,為了求福才修心養性;為了得名才行善積德,如此施恩望報,有所目的而為,則只會心勞力拙,枉費心機。
因此說:立志修心,須無目的而為,看破物慾人生,則「夫唯不爭,天下莫能與之爭。」人生旅途自然昌盛,前程自寬,福自可得。
現實之際遇也一樣,俗語說:「在家不會迎賓客,出外必定少主人。」為人祈求功名富貴,若不懂施捨之道;不懂助人緊急、成人之美,則求而有心,得必不應。
節錄自《了凡四訓》疑問解答
2,740 total views, 2 views 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