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) 足三里
《素問‧針解》:「所謂三里者,下膝三寸也。」此穴位在外膝下三寸,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,又稱為長壽穴。
功能
抗衰老、提高機體免疫功能、補中益氣、通經活絡、疏風化濕、調理脾胃、扶正袪邪。
方法
1 每天用拇指按住穴位,以感覺酸脹為宜,再稍稍用點力按揉10分鐘。
2 晚上睡覺前,用艾條懸灸兩側足三里3-5分鐘,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-2分鐘。
主治
1 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哮喘、痰多。
2 坐骨神經痛、神經衰弱、癲癇等。
3 肝炎、黃疸、脾胃虛弱、胃痛、胃脹、胃炎、胃潰瘍、胃功能失常、胃輕癱。
4 腸炎、闌尾炎、十二指腸潰瘍、幽門痙攣,菌痢,急性胰腺炎等。
5 痛風、自體免疫病症、各種急慢性關節炎。
6 過敏性疾病包括蕁麻疹、藥物及食物過敏。
7 經痛、月經不調。
8 男性生殖系統疾病。
9 白細胞(白血球)減少症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壓、水腫、貧血、休克。
*胃輕癱:類似老一輩醫師口中所指的胃下垂,指在沒有機械性阻塞的情形下,食物在胃中停留過久,造成不適的一種疾病。
六) 承山穴
《針灸集成》:「在委中下八寸半」。承山穴在小腿後面正中線上,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時,小腿背側中間肌肉(腓腸肌)收縮,形成一個人字形的分叉之頂點處。因為穴位在足太陽膀胱經上,而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,所以,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,排出人體濕氣。這個最有效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,又稱魚腹、肉柱。
功能
運化水濕,固化脾土。
方法
1 翹立拇指按揉5-10分鐘。大多數人按揉時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,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。按揉一段時間後,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,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,身上的濕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。
2 對治突發肌肉痙攣(抽筋),應翹立拇指,用力點按承山穴,盡量用力,並堅持點住不要放鬆,直至肌肉痙攣緩解為止。
主治
1 坐骨神經痛、背脊痛、腰腿痛、膝腫、膝痛、下肢酸重、跟痛(脚後跟疼痛)、足攣、腓腸肌痙攣(抽筋)、顫慄不能行立、下肢癱瘓、落枕、急性腰扭傷、肩周炎和腓腸肌勞損。
2 便秘、脫肛、泄瀉、痢疾、寒熱、瘧疾、便血、痔瘡、經痛。
3 咽喉痛、腳氣等。
落枕:因睡眠姿態不當,造成翌日起床後項背部酸痛、頸部活動受限。
七) 豐隆穴
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,連成一條線,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,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,脛骨前緣外側1.5寸,大約是我們兩指的寬度,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,就是我們要找的豐隆穴。它屬於足陽明胃經的腧穴,是胃經的絡穴。豐隆,象聲,轟隆打雷。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。
功能
沉降胃經濁氣、疏通脾、胃表裡二經的氣血阻滯、祛濕化痰、主治一切痰病的要穴、可清神志。
方法
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,初壓按時,最感酸麻沉重,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多按幾下,不適徵狀會慢慢舒緩及好起來。
主治
1 頭痛、頭脹、眩暈、耳源性眩暈、眼球脹痛。
2 下頜關節風濕痛、頸部肌肉酸痛、胸部肌肉痛、肌肉關節運動障礙、下肢痿痹、酸痛無力、風濕痛、腓腸肌痙攣(抽筋)。
3 支氣管炎、咳嗽、哮喘、痰多痰濁、臟腑蘊熱,高脂血症。
4 善忘、思維遲鈍、痴呆、嗜睡、神經衰弱、精神分裂症、癲狂。
5高血壓、水腫、便秘、嘔吐、肥胖病症、形體肥胖等。
*前緣:anterior border,是組成脛骨的其中一個結構名稱。
4,205 total views, 1 views 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