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一般用於果腹或享用,人們在習慣上很難把它與藥物聯繫起來,然而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藥用效能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。相傳古時代神農氏嚐百草辨別食物的藥性;夏禹時,人們認識到酒有通經活血化瘀的作用。唐代高道孫思邈*所著的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中,提出可食、宜食、忌食、食療、服食等食療專欄,其中列數果實、菜蔬、穀米、鳥獸蟲魚等物品的食療作用和方法;他還主張「用食平病」的飲食療法,提出節食慎飲的食療觀點。
及後孟詵所著的《食療草本》,是古代營養學和食物療法的專著。相傳孟詵是孫思邈的弟子,少年出家為道,精於醫術;本書後經另一道長晤玄子張鼎所補,合共三卷,條目227條。
書中所載食用藥品主要來源於日常生活,以瓜果蔬菜、米穀草本和動物臟器為藥,食用簡便,味美爽口,既寓食於醫,又寓醫於食;本書充分注意到食療的地區性,對不同地區出產的食用藥物廣泛收集,註明了同一藥物會因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療效,並細分了同一藥物不同部位的不同療效。此書還廣採前人之說,吸收民間單方,經過實踐後提出新的食療方和療效。
道教在一千多年的發展中雖然沒有形成固定的食療體系,但它追求內心澄淨的境界,通達天理,協調五行陰陽,推崇醫食同源,藥食如一的養生精神,對中國道教醫學和飲食文化影響至深。
*孫思邈,唐京兆華原(今陝西耀縣)人,通曉老莊百家之學,精通醫術,長年居於終南山,修道煉氣,並著醫書,治療病人,被後世尊為「藥王」。
食物的四性五味
根據「藥食同源」,古代醫學家將中藥的四性、五味理論運用到食物之中,認為每種食物也具有四性和五味。
食物四性
寒、涼
寒和涼的食物能起清熱、瀉火、解毒的作用;例如:夏季的菊花茶、綠豆湯、紫菜等。
熱、溫
熱和溫的食物有溫中除寒的作用;例如:紅棗、冬季的薑、辣椒、胡椒等食物。
食物五味
辛
辛辣食物有祛風散寒,舒筋活血,行氣止痛的作用;例如:生薑、胡椒、大蔥、蒜頭等。
甘
甘味食物有補養身體、緩和痙攣、調和性味的作用;例如:紅糖、冰糖、蜂蜜等。
酸
酸味食物有收歛固澀、增進食慾、健脾開胃的作用;例如米醋、烏梅、山楂、葡萄等。
苦
苦味食物有除燥溼、清熱、潟實的作用;例如:苦瓜、杏仁、枇杷葉等。
鹹
鹹味食物有軟堅散結、滋潤潛降的作用;例如:食鹽、海帶等。
資料來源:《圖解道教》
first post 2018.05.17
9,264 total views, 1 views 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