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命運」之代名詞即「因果」

 

觀音菩薩 降 

所謂「命運」,佛、道不同解讀。佛家以眾生屈服於命運之下,乃謂消極,並非面對人生積極與正確之方向。然而道家以宿命論,無為清淨,乃是超越命運之上。換言之,佛家有鼓勵眾生正面迎戰命運之起伏、曲折;而道家較有認命,以此謂之人皆有命,莫過強求。

 

吾以為,佛、道論斷悉皆正確。命者,我人之生息也,涵蓋生命過程,七情六欲以迄喜、怒、哀、樂等等心緒情緒之牽引變化。縱然萬般皆定數,半點不由人;但人之積極作為,卻可以從困境轉化而顯現解圍端倪。道家不與人爭,並非消極,只是將此不爭提升為修養最高境界,畢竟凡人根器不如上聖賢者,因此在面對命運之波折,甚至噩運等等,不免有所尤怨;根器較佳者,猶能面對命運,奮力一搏。

 

我人與生俱來,悉皆有其福善及舛惡,縱然一生落地即入乞家,而其食、住、睡、穿雖不如尋常人家,但亦屬維生所需,亦有最基本之福善所在。所以眾生悉皆銜蘊果報而來,因此人世間即是果報場。眾生應有此體認。既然因果涵蘊其內,則未來之發展,當然因果即是最重要的關鍵。換言之,投入官富人家,必有其夙因之洪福;投入貧賤人家,必有夙因需償之業,因此「命運」之代名詞即「因果」。此亦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之所自。

 

節錄自《因果命程定論》第一章 命運與因果

 

 1,065 total views,  1 views today

 

Others Post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