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趙孟頫摹黃庭經並寫義之換鵝圖
王義之所書《黃庭經》為此經最著名的寫本,其內容為今本之《黃庭外景玉經》,原作已佚,宋代曾摹刻上石,文末明記日期及地點:「永和十二(356)季五月二十四日五山陰縣寫」。
據傳羲之性好鵝,《晉書》記載:「山陰有一道士,養好鵝,之往觀焉,意甚悅,固求市之。道士云:為寫《道德經》,當舉羣相送耳。義之欣然寫畢,籠鵝而歸,甚以為樂。」後世史籍亦載此事,然多記羲之所書即為《黃庭經》,故此帖亦名「換鵝帖」。歷代書法名家臨此帖者眾多。
清 徐揚繪鵝子圖御題 軸(局部)
道學「五經四書」:《黃庭經》
現存《黃庭經》分為《黃庭內景玉經》和《黃庭外景玉經》,後增《黃庭中景玉經》,收入《正統道藏》洞玄部本文類。是書約出於魏晉之際,然版本甚多,字句之有無及次序之先後,各有不同。
全書以道教思神守一、寶精愛氣之說與醫家臟腑之理相結合,從而闡述長生成仙之法。唐末與《參同契》的煉丹理論相結合,成為宋元以來內丹派修煉內丹的重要典籍,至今仍為道教養生方術的主要依據。
明 祝允明(1461-1527)的小楷臨《黃庭經》原作。
王羲之小檔案
王羲之出身於早期道教之天師道世家。《晉書·郗鑒傳》曰:「(郗鑒)與姊夫王羲之、高士許恂並有邁世之風,俱棲心絕谷,修黃老之術。」《晉書·王羲之傳》直接點明「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」,而流傳的關於王羲之與道教之間的故事亦廣為人知,如寫經換鵝、抄寫道教經典《黃庭經》等。王羲之的尺牘如《擇藥帖》、《黃甘帖》等,均是因其篤信道教服食之術而對服食一些藥物的探討或描述。
王羲之不少書論中也體現了道教的思想,如《用筆賦》通篇充滿了道教色彩。在《用筆賦》裡王羲之闡述了運筆之則,表現了筆法之美。其中很多如「馳鳳門」、「浮碧水」、「滴秋露」、「搖春條」等描寫自然景象之類的詞語,把書法裡的筆勢與充滿生機的自然萬物聯繫在一起,用天然景象比附筆法和形態的自然。《用筆賦》認為書寫的最高境界是不露半點人工造作之跡,通篇要求「鬼斧神工」、「巧奪天工」,這些正符合道教所崇尚的「自然」文藝美學觀。
道家思想對書法的影響首先體現在書法藝術的核心追求。老子云:「道法自然。」道家思想影響下的書法藝術的最高追求也是「同乎自然」。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十分推崇王羲之的書法,皆因王羲之能「思與神會,同乎自然,不知其所以然而然」。
圖片/配字 資料來源
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館《道教典籍展》
王羲之小檔案 資料來源
搜狐《解读丨书法中的道家思想》
296 total views, 3 views 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