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瑟不調,非男子之過,即女人之失,大抵曲直參半者多。決無各盡其道,而交相怨尤者也。然而當今之天下,乃男子之天下,非女人之天下,則家之不齊,當歸咎男子。語云:「人生莫作婦人身,百般苦樂由他人。彼其離親別愛,生死隨人,舉目言笑,唯有一夫耳。飢不獨食,寒不獨衣,有足不能出戶,有口無處聲冤,舍其身而身而身我,舍其父母而父母我,一遇客外之商、遊學之士,孤房獨宿,形影相憐,豈易受哉?我乃鍾情花柳,造業無窮。桑濮之地,一身獨受其歡。天譴之來,舉室盡遭其禍。鐵石為心,亦當墮淚矣。而或身當富貴,便廣置姬妾,薄視糟糠。恐懼惟汝,安樂棄餘,抑何不恕之甚也!普勸世人,寧甘淡泊,莫羨多情。縱遇紅顏,且思結髮。莫教他年轉女身,閣中含恨淚淋淋。
白話譯文
夫妻關係不和,不是丈夫之過,即是妻子之失,大抵各人責任參半。絕不會各盡其心,而仍然相互抱怨的。然而當今之天下,是男子之天下,不是女人之天下,則家庭不和睦,當歸咎於男子。俗語說:「人生莫作婦人身,百般苦樂由他人。」女子離別自己父母親人,嫁入夫家,生死隨人。舉目言笑,唯有丈夫。 餓了要等丈夫回家同吃,冷了要惦記給丈夫加衣。有腳不能隨便出門,有口無處訴說冤屈。以自己身體而侍奉丈夫之身體,離開自己父母而孝養丈夫之父母。若所嫁丈夫長期在外經商,或四處遊學,自己獨守空房,形影相憐,多麼難耐。我若四處尋花問柳,造業無窮,沉迷色情場所,獨自享樂。一旦懲罰到來,全家盡遭其禍。即使鐵石心腸,也當落淚。或是一旦富貴,便廣納姬妾,薄待糟糠之妻。她受苦受累之日一心一意跟隨你,你有錢有勢之時卻將她拋棄一旁,也太無情無義了。普勸世人,寧可安心於平淡的家庭生活,莫要羨慕那些風流韻事。縱遇美貌佳人,莫忘結髮之妻。莫教他生後世轉女身,獨守空房含恨落淚。
節錄書中因果一則
鄔憶川(出自《節義傳》)
四明鄔憶川,諱孟震,年二十九,喪妻何氏,誓不更娶,終身不復齒男女事。 婦有再醮*者,挾貲以通。勃然曰,若*愧為婦,奈何污吾,暮夜有奔之者,厲聲叱去,亦竟不與人言。夜攜兩兒,蕭然並臥,俨若寡女。當事者*時賜粟帛,匾其門曰義夫。子元會,仕至新安太守。 [按]《昏義》,男子親迎,再拜奠雁,蓋取一與之齊,終身不改之義。非獨婦道為然,夫道亦然也。顧男子以繼嗣為重,一經喪偶,內助無人,不成家道。故於服終*後,不得已而開續娶之途。非因世間男子為政,私自從寬也。嗟乎!人或桑弧未設*,井臼*難操,是亦遇之窮耳。苟或不然,則夫婦之倫,原系人道之始,奈何使乾坤之正氣,獨聽巾幗者主張,而須眉男子,皆屏息以藏耶? 卓哉鄔君!願拜下風矣。
再醮:再嫁。
若:你。
當事者:地方當政者。
服終:指喪期結束。
桑弧未設:指沒有兒子。
井臼:指家務。
白話譯文
四明鄔憶川,諱孟震,二十九歲時,妻何氏去世,發誓不再續娶,終身不談及男女之事。曾有改嫁之婦,帶著財物想與他發生私情。他氣憤地說:「你自己不能守節,為何還要來玷污我?」夜晚有想私會他的,則厲聲叱去,但也從不聲張。夜裡帶著兩個兒子,寂然並臥,宛如守寡之女。當地官員時常贈其糧食、布匹,於其門上懸掛義夫匾額。其子鄔元會,官至新安太守。 [按]《禮記.昏義篇》規定,結婚時男子須親自至女方家迎接新娘,入門後向女方家長禮拜,獻上一大雁作為信物。此禮儀之內在寓意,是男女雙方一旦結為夫妻,就當白頭偕老,終身不渝。不僅女子要從一而終,男子也當始終如一。由於男子有傳宗接代之責任,一旦喪偶,內助無人,不成家道。所以喪期結束后,不得已而允許男子再娶,也是出於無奈,並非由於男子當政,便可私自從寬。唉!或家中主婦去世,沒有兒子支撐門戶,或是無人操持家務,迫不得已才續娶後妻。 不然,則夫妻之倫,原是人道之起始,為何使乾坤之正氣,全由女子伸張,而堂堂須眉男子,卻紛紛迴避呢?卓爾不群之鄔君,令人心悅誠服,甘拜下風啊!
婆羅門婦(出自《雜譬喻經》)
佛世有婆羅門,其妻無子,妾生一男,夫甚愛之。妻懷嫉妒,佯為憐惜,私取小針刺兒囟上,沒入於頂,舉家不知,兒遂哭死。妾悲悼幾絕,後微知之,問一僧曰,欲求心中所願,當修何功德,僧曰,受八關齋,所求如意。妾遂受八戒,七日命終。轉生即為其女,容貌端正,一歲而死。妻哭之哀,過於妾之哭子。復生一女,倍勝於前,未幾又死。如是七返。最後一女,生十四歲,垂嫁而死。晝夜悲晝夜悲晝,不能飲食,停屍棺中,不忍蓋之,日視其屍,顏色益好,經二十余日。有一羅漢,化作沙門,詣門求見,直言示之。妻始覺悟,旋複視屍,臭不可近。遂求沙門授戒。明日欲往寺中,忽有毒蛇當道。沙門知其為妾,代之懺悔,解其怨結。蛇後命過,便生人中。 [按]薄行之夫,前既詳言之矣。妒悍之婦,其惡豈可恕哉?《正法念處經》云,女人之性,心多嫉妒。以是因緣,女人死後,多墮餓鬼中。故略舉內典一條,以為炯戒。
白話譯文
佛在世時,有一婆羅門,其妻無子,妾生一子,丈夫因此很寵愛其母子。妻心懷嫉妒,假裝疼愛,取一細針扎入嬰兒囟門,全家皆不知,嬰兒隨即哭著死去。妾悲痛欲絕,後來於此稍有覺察,請教一位僧人:「若要實現心中願望,當修何種功德?」 僧說:「受持八關齋戒,所求都能如願。」 妾遂受持八關齋戒,七日命終。死後即轉生為婆羅門妻之女,容貌端正,一歲而死。妻哭之哀,比妾之哭子還傷心。又生一女,比前面之女更端莊,不久又死了。如此往返七次。最後一女,長到十四歲,臨出嫁而死。妻晝夜傷心痛哭,不吃不喝。 其女屍停棺材中,不忍心上蓋入殮,天天看其屍體,一天比一天好看。已過了二十多天。有一阿羅漢,化作僧人,到她家中,直言相告。妻這才有所醒悟,再看其女之屍,已臭不可近。遂求僧人為其授戒。翌日她正往寺中走去,路途忽然有毒蛇擋道。僧人知此蛇是婆羅門妾,就代它懺悔,解除彼此怨結。蛇死之後,又生人中。 [按]薄情負義之夫,前面已說了很多。心狠妒悍之婦,其惡豈可饒恕?《正法念處經》上說,女人之性,心多嫉妒。以是因緣,女人死後,多墮餓鬼中。因此略舉佛經上一則公案,以作警戒。
《欲海回狂》卷一 法戒錄
50 total views, 7 views 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