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祖宫,原名「紫雲廟」,建於清代同治七年(1868年),由來自福建莆田的僧人證明法師倡建。
緣起
證明法師在中國時得到一位學士所繪製的 呂洞賓仙師畫像後,便請人打造了 呂祖金身,後來,他帶著這尊神像南下新加坡。
到步後,經過多番考量與研究,證明法師在廈門街覓得建廟的風水寶地,他認為那裏依山(現今的安詳山)面海(土地開墾後不再如此),同時也靠近華人聚居的牛車水,眾善信前來膜拜亦都十分方便。
在1866年12月21日,證明法師的選址獲得海峽殖民地政府發出999年地契允許建廟,當時華人都非常支持這項建廟工程,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許多資助建廟的善心人士都是早年南下取得成功的生意人,他們對於建廟所做的捐款在「紫雲廟建廟石碑」上都有文字記載。「紫雲廟建廟石碑」立於清代同治七年(1868年),根據石碑記載,仙祖宮,原名紫雲廟,花了二年建成,總經費二千一百十二元。
開埠時期的直落亞逸山脊由三座山丘王即安祥山、華利山和厄士金山組成。安祥山當時種滿丁香和肉蔻,新加坡古跡鳳山寺最早坐落在華利山(Wallich Hill),而仙祖宮是挨著厄士金山(Erkine Hill)而建。厄士金山在1934年曾發生土崩,法師的寮房和茅廁透毀,但廟宇幸免於重創。英殖民地政府事後建了一道圍牆裹佳山壁,防止山體再前塌,圍境至今還在。
仙祖宮至今歷經四次翻新和重建。第一次是1908年,廟內置於光緒三十三年(1907年)的供桌和名為「金亭」的焚紙爐便是那時添置的。第二次翻修是1937年,當時擴充了功德堂。第三次是1966年,最近一次是1996年辭新,1998年完工。
證明法師圓寂後由性覺法師出任住持,並把紫雲廟易名為仙祖宮。性覺法師原本要把廟宇傳給弟子,無奈弟子比他早一年離開人世,他於是把廟寧托給義女朱業美和義女婿鄭深池。夫婦倆去世后,信託兼理事的職責落在他們的四名子女鄭召稚,鄭順利,鄭愛珠和鄭順發身上。
仙祖宮於1989年獲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列為受保留的建築古跡。
仙祖宮現時佛、道、儒三教共尊,主祠神為 呂祖仙師。該廟在1986年供奉 大伯公,及後許多信眾到廟膜拜後高中彩票,因而被視為十分「靈驗」,從此香客絡繹不絕。
仙祖宮另一重要文物是掛在大殿上的「仙機妙應」匾牌,那是廈門山信士弟子吳東日立於同治五年(1866年)。
資料來源:仙祖宮FB
*所有照片經仙祖宮負責人允許同意拍攝
仙祖宮
位址
66廈門街,新加坡 069886
開放時間
週一至周日 07:30 -1 7:00
聯繫
+65 6324 4171
最近的地鐵站
直落亞逸地鐵站(Telok Ayer MRT Station)
21 total views, 17 views 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