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峰祖師是宋代高僧,後人每喜在其法號前加一「宋」字,故有 宋大峰祖師的尊稱。由於 大峰祖師生前恭行佛法,樂善好施,死後又被指夢兆鄉人行善,執拾無人認領屍骨,引發一場開善堂潮,故他又被稱為潮汕善堂的鼻祖,以至千餘年下來,成為最受潮汕人士歡迎的神靈之一。
生平
宋仁宗二年(西元1039年)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府。他出生於貴族家庭,俗名林靈噩。他很聰明,對學習充滿熱情,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進士名銜,後任浙江省紹興縣令。作為一名官員,他賢明正直,公平仁慈。至54歲時,辭官出家。 出家並不代表他遠離塵世。事實上,出家後,他更關心人們的苦難,四處遊歷救人。後定居福建省南安縣雪峰麓,被當地人尊稱為 大峰法師。
十八年後, 大峰祖師赴廣東,定居於今潮陽區后靈豁靈山寺。潮陽縣因暴雨引致河水氾濫,觸發瘟疫等災害,產生許多無人認領的屍體, 大峰祖師收集屍體火化;他又設立診所,贈醫施藥;也為當地有需要的人捐贈棺材,支付埋葬費用並舉行宗教儀式超渡亡魂; 祖師亦時常教育弟子助人的美德。得到了朝陽人民的愛戴。
那時,朝陽有一條600公尺寬的大河,村民們都是靠小船渡河,但是大河水流湍急洶湧,每年都翻船淹死渡河的人,傷亡慘重。 大峰祖師提議興建橋樑,以便安全渡河。然而, 祖師並沒有任何物質資源,於是他四處募捐修建這座橋。 他回到福建故居募捐,並為此在閩南、朝陽兩地奔波多年。等到十九拱石橋中的十七座建成時(除了兩端需要連接兩岸的橋), 祖師已經高齡了。長年操勞修橋,體力不支,於農曆十月二十九日, 大峰祖師圓寂,享年八十九歲。
後人繼續進行工程,終於完成了橫跨大河兩岸的橋樑的建造,方便了過河交通,救了百姓溺水的危險。宋代政治家、詩人文天祥避難途中路過此地,他見村民淳樸,稱讚此地為和平里,橋因此得名和平橋。
大峰祖師死後安葬在當地「橋尾山」的北麓,即今日的大峰風景區內,墓穴坐西南向東北,不少到過的風水先生都盛讚該處是風水寶地。
祖師功德,人人感念。
圓寂之後,廣受潮汕民眾的奉祀,在潮汕、香港等地都有廟宇、善堂*,在東南亞一帶的潮汕籍華人善堂也有供奉 大峰祖師。
善堂:原來潮汕人士辦的善堂(佛堂),若興建義塚安葬無祀枯骨,每喜以「宋大峰祖師」之名立碑(潮陽人士為甚),一來能令眾孤魂憑藉 祖師佛力早登極樂,二來以示不忘 祖師遺訓,並以此宣揚行善之舉。
香港也有這樣的義塚:「宋大峰祖師古人墓」。義塚位處羅湖沙嶺潮州墳場的山腳邊緣,是登山掃墓者必經之路。
宋大峰祖師誕:農曆十月廿九日
資料來源
https://tpstst.org.sg/zh/宋大峰祖师/
香港商報網
維基百科
相片來源
馬來西亞明修善社
延伸閱讀
忠邦聯合宫華報善堂 宋大峯祖師降示
41 total views, 3 views 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