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急急如律令」
一、朝廷公函
在2,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,公文經常以「如律令」或「急急(疾)如律令」結尾,意思是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執行。隨着文書中的頻繁使用,這句話也演變出「催促執行」的意思。
例如東漢文學家陳琳,用以聲討曹操的《為袁紹檄豫州文》結尾,有「布告天下,咸使知聖朝有拘迫之難。如律令。」
甘肅簡續博物館,收藏了大量漢代簡牘,記載了漢代與邊塞的官員往來、詔書律令等。當中部分公文的結尾就有「如律令」語句。
不過東漢以後,官方文件裏就較少用到「如律令」了。
二、道教常用語法
張天師即張道陵(又名張陵),他於東漢末年創立「五斗米道(正一道)」,被視為中國道教的創始人之一。
張天師曾在朝為官,創立五斗米道後,在編纂和收錄驅使鬼神、治病禳災的經文寶誥時,也借鑒了公文的格式,在符咒結尾加上「急急如律令」等語句,意在希望咒文能即刻生效。
此後,「急急如律令」就成為道教常用語法了,由於張道陵師從太上老君,道教經文裏還經常出現「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」等用法。
資料來源:當代中國網頁
79 total views, 10 views 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