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飲
人體中很多器官都參與了津液代謝活動,以脾的運化、肝的疏泄、肺的宣發與肅降、腎的氣化和三焦*的佈散等作用最為重要,其中任何一項發生障礙,都會造成水濕凝聚,逐漸生成痰飲。
痰和飲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。較稠濁的稱為痰,較清稀的稱為飲。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,還包括瘰癧*、痰核和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液,臨床上可通過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確定,這種痰稱為“無形之痰”。
*三焦:六腑之一,是分佈於胸腹腔的一個大腑,分為上、中、下三部分。三焦的功能就是五臟六腑所有功能的總和。
*瘰癧:結核類疾病。主要表現為頸部緩慢出現豆粒大小圓滑腫塊,纍纍如串珠,不紅不痛,潰後膿水清稀,夾有敗累狀物,易成為瘻管。
痰飲致病
痰飲形成後,會隨著氣機的流動佈散到體內各處,引起水腫等病變。
瘀血
痰血的成因:血寒或血熱引起的血液凝滯;氣虛血弱,氣機無力推動血液運行。或因外傷造成血液溢出,滯留在組織中,出現腫塊。
瘀血致病
瘀血形成後,會阻滞氣血運行,使經絡不通,發生疼痛、腫塊和出血。
資料來源:《圖解中醫》「基礎篇」- 病因學說
56 total views, 1 views today